2014年上半年,海南区卫生局紧紧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自治区28项具体规定以及市委、区委关于作风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为切入点,以开展“四大行动”、推进卫生系统“四大工程”、“三联三促一争当”为实践载体,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基层最薄弱的地方抓起,着力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拓展服务方式,促进职能转变。一是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模式。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建了29个医护服务团队,在原有慢病防治综合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以特殊人群为主要签约对象的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模式,为特殊人群制定合理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膳食和运动计划,确保提供合同范围内的各项服务质量。二是创新开展“小药箱进社区”服务。以服务老年人和慢病家庭为切入点,倡导建立“家庭小药箱”的健康生活理念,定期开展“清理家庭小药箱、科学用药保健康”服务,让老年人及慢病患者多方面了解并掌握日常用药的基本知识。三是积极推行“社会化助老服务工程”。以海南区城区为试点,制定《“社会化助老服务工程”医疗体检及健康咨询委托服务协议》,对城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和健康咨询,并对“十类重点老年人群”开展免费上门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四是扎实做好标准化村卫生室改造。按照《海南区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中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面覆盖的要求,对我区8个未达标的行政村卫生室进行维修改造。现渡口村、曙光村、四新村、一棵树村、羊路井村、万亩滩村卫生室均已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赛汗乌素村和东兴村卫生室主体建筑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七月底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的改造完成,将进一步改善农区居民的就医环境。
2.丰富实践载体,促进方式转变。一是专题座谈、听取意见。召集卫生系统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听取对机关工作作风、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听取基层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等基层医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上门走访、深入基层。集中走访了卫生系统政风行风评议代表和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听取他们对卫生系统履行职责、为民办事、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意见建议。三是畅通渠道,征求意见。在网站上开设了征求意见信箱,开通了征求意见热线电话,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广大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四是调研走访、查摆问题。按照区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进一步加强调研走访工作的通知》要求,卫生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到拉僧庙镇曙光村瓦窑村组开展调研走访工作。工作组走进村民家中、田间地头,逐门逐户进行走访,认真听取和了解老百姓对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其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抓好整改落实,促进作风转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区委的部署要求,我局党总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讨论、观看警示教育片。坚持边学边查边整改,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表)、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群众、个别谈话、谈心交心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重点查找“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对区委反馈及我局梳理出来的36件问题建立了整改台账,并立行立改。一是重点查找和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包括服务意识淡薄,对待患者及其亲属态度生冷问题;服务承诺不落实,服务流程不规范,导诊工作流于形式问题;观察病情不仔细,诊断治疗不及时问题;接受患者请吃,收受红包礼金问题;接受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及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或提成;在药品、设备、器材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中接受商业贿赂等问题。二是开展了整治党政机关干部职工迟到早退、擅离职守、无故旷工等问题自查自纠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请销假制度。三是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截至目前,共接待来信来访9件,办结率达100%。收到人大、政协提案8份,答复率为100%。四是认真做好廉政风险等级评定工作,按时公开了一、二季度“三公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