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精益求精,
他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领路人;
悬壶乌海,济世仁医,
他以智慧和管理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病人眼中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好医生,学生眼中治学严谨、平易近人的好老师,员工心中雷厉风行、务实创新的好院长----他就是中国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医院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全国中医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内蒙古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宁夏中医回医医院医疗集团理事会副理事长、乌海市医学会副会长、乌海市高层次人才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医老年病科学科带头人,乌海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乌海市蒙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白玉昊。
2008年8月,经市委市政府公开招聘白玉昊同志任乌海市蒙中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2009年3月任院长,这是乌海市蒙中医院重启征程,迈向跨越式发展的开始。近十年来,医院迅速崛起,医院在规模环境、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综合服务能力及老百姓的口碑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院由此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一、带领新的蒙中医院迎来了蒙医中医事业发展的春天
在自治区卫计委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计委的关心领导下,白玉昊同志带领医院班子及科室员工,2010年6月顺利实现了医院整体搬迁,从一个医疗设备陈旧、科室设置单一、仅有四个护理单元、临时租用房屋不足3000平米的简陋医院,搬到了政府投入2200万元医疗设备、设有23个特色专科专病门诊、10个护理单元、住院床位300张、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一期门诊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16700平方米、宽敞明亮温馨的新的蒙医中医医院。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如何把握机遇、创新理念、统一思想使医院从新的起点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白玉昊同志与班子成员一道以新院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借资源,搭平台,提升技术,服务百姓,呕心沥血,一步一个脚印,确立了“厚德尚学,济世佑民”的医院核心价值理念,确立了“特色兴院、科技强院、制度管院、医德立院”的办院方针,确立了“团结拼搏,求新务实”的医院精神;2010年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垂杨柳医院(北京微创医院)签署对口支援协作;2011年医院获得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获得市级文明单位;2012年医院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中医教学基地,同年蒙医风湿科、蒙中医护理入选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和培育专科项目;2013年1月医院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医院等级评审;2014年白玉昊同志带领医院以信息化建设和质量管理为抓手,实施医院精细化管理,不断探索医院管理模式,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充分发挥蒙中医特色优势,提高蒙中医临床疗效和服务质量,有效推动了医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医院成为了乌海市中医蒙医医联体牵头单位,成为内蒙古蒙医中医医联体骨干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联盟体成员、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宁夏中医回医医院医疗集团成员;2015年医院通过评估正式成为了内蒙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建立协作医疗;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及卫计委的决策下,医院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目前主体建设已完成,2017年投入使用后医院总面积增加到6.3万平方米,总设置床位500张,医院将成为内蒙古西部区域蒙中医服务中心,向三级甲等蒙医中医的目标迈进。
二、带领新的蒙中医院各项业务指标齐飞跃
新院搬迁以来医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业务节节攀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门诊量、住院人次、业务收入等各项业务指标创历史新高:门诊量从2009年的50447人次到2016年的146552人次,平均每年增长17%;出院人次从2009年的1121人次到2016年的4849人次,平均每年增长16.1%;医院业务收入从2009年的700万元、到2016年近6000万元,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资产总额增加1.4亿多,增长了10倍。
三、民族医科教成果显提升
2008年以前我院只有一项科研项目,之后各类科研立项9项;成果鉴定17项;科研获奖4项;2015年我院正式挂牌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白玉昊、黄脑日布、张慧贤、孙莉先后被遴选为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成为内蒙古中医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合基地;成为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助理全科医生中医培训基地;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医学专科学校、乌海市职业技术学院、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基地相继落户医院。
四、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引进培养人才结硕果
2008年统计,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中第一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有5人,2008年以来医院先后引进招聘硕士研究生24名、本科生180名,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6人,中级79人,自治区名老蒙中医3人、自治区名老蒙中医师传承老师6人、硕士生导师5人、市级名中医3人、名蒙医1人。
五、坚持专科建设铸蒙中服务品牌
白玉昊同志带领医院确立了以“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传统疗法中心”、“康复中心”、“蒙中西微创医学中心”“医养中心”为龙头,着力创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打造一体化诊疗平台的发展思路。目前,蒙医风湿病科和蒙医护理分别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蒙医沙疗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医老年病科、蒙医沙疗科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蒙医五疗科、中医康复科、中医糖尿病科入选为自治区卫计委蒙医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蒙医心身医学科,蒙医内科,中西医脾胃病科、脑病科、心病科、呼吸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肿瘤科及针灸科等都已列入院内的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六、挖掘蒙中医内涵文化建设列前茅
201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我院“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同年乌海市卫生系统“三比一创建”医院文化现场会在我院召开,对全市的医院文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白玉昊同志带领下医院陆续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和自治区文明单位。
七、不断创新管理走向现代医院管理模式
在白玉昊同志的领导下,医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打造数字化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打造医联体智慧医疗、一卡通就医流程、一站式就医报销、医生围着病人转等服务平台;引进了“基于医用智能技术绩效考核方案设计与实施项目”新的绩效考核机制,应用平衡计分卡(BSC)、关键指标(KPI)及岗位数量工资(计件制)等现代化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了三级质控评价体系;逐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医保付费管理、全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等现代医院管理运行机制。
八、挖掘传承蒙中医药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
2011年8月28日我院在已有361年历史的蒙医药高等教育学府--满巴拉僧庙设立了蒙医门诊;2013年8月29日又成立了满巴拉僧蒙医研究所;编撰《蒙医药史记》列为乌海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获得科研资助20万元,蒙中医师传承及研究生培养人才持续到第三批,目前已启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北京中医院的师带徒工作。
九、业精于勤丹心妙手美名扬
白玉昊同志自1988年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以来,在29年的医疗工作生涯中走出一串闪光的足迹,多次荣获单位 “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深受广大教职工和患者的信任和爱戴。他既是医院的管理者,又是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医老年病科的学科带头人;他既是自治区名中医,又是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具有医院管理的丰富实践,医院管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现代医院管理知识,同时具备高超的业务技术水平,临床实践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各种老年性心肺胃肠肝胆疾病及肿瘤病症有独到的研究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他医德高尚,对待病人如亲人,他常说:“医生工作量大、责任大,如履薄冰,不仅要技术好,还需要人文素养高,更需要有一颗为患者着想的医者之心。”他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8篇、参编教材专著2部、主持科研课题5项,他始终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与工作联系在一起,关心、爱护、尊重职工和患者,对职工和患者有求必应,见难就帮,白玉昊同志2013年度获得最美乌海人暨发展乌海贡献人物提名奖。
厚德精术,传承创新。作为医生,白玉昊用自己的丹心妙手谱写了杏林春暖的佳话;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坚持对医学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培养了众多有用之材;作为领导,他带领全院大胆改革,勇往直前,跨越发展创佳绩!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传统医学事业不尽的执着追求和永不消退的进取与开拓精神。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