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上20:15分,我院急诊科成功为一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MDT(多学科协作)院前溶栓术。
3月7日下午17时许,一名58岁的男性患者在工作中突发言语不清,并且左侧肢体不能正常活动,被单位同事紧急送入乌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接诊医师郜秀荣查体发现:患者左侧鼻唇沟浅,舌头偏左,左侧肢体肌力O级,左手握力O级,左半身瘫痪不能动。患者舒张压高达203mmHg,随即将患者送入影像科,经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考虑到患者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便立即启动MDT(多学科协作)预案。
经急诊科、影像科、神经内科等多科共同诊疗,确定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因立即给予患者溶栓治疗。由于患者情况危急,急诊科立即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先救人,后付费”。以最快的时间,抢救患者生命。
急诊科大夫先为患者降压,神经内科孟海静副主任医师立即派护士从科室拿取药物。19:32分患者血压降至安全范围后,由孟海静副主任医师和急诊科郜秀荣医师共同协作,为患者输入溶栓药物20:15,溶栓结束。患者左侧肢体恢复正常功能,左侧肢体可以活动抬升,肌力升至5级。患者露出笑脸,为两位医师表示感谢。20:35分,患者被收入神经内科入院继续观察治疗。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神经细胞在血流完全中断、缺氧的情况下最多存活5--8分钟,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后,每分钟就会有20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损失时间就是损伤大脑。
此次缺血性脑卒中MDT(多学科协作)院前溶栓为乌海市首例静脉溶栓。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在发病后到收治入院时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导致大脑受损、机体丧失部分功能,影响患者功能恢复。溶栓越早,患者受益越大,院前溶栓降低了患者致残率,减少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几率。
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两侧肢体活动能力恢复,已可以下床走路、上厕所,生活可实现自理。“患者溶栓成功后,家属握着我的手一遍遍说着感谢的话,谢谢两个字重复了几十遍”急诊科郜秀荣医师说“让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提高,这是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心愿”。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孟海静说。
又值此“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来临,乌海市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们用自己精湛的技术、无私的奉献和爱织成网,温暖每一颗受伤的心,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守护人们健康的重任。仁心仁术为良医,妙手回春创佳绩,每一位医生都是新时代一位美丽的天使。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