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12年的探索实践,最核心的经验是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三明医改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主动作为、敢为人先,切实把党中央决策细化、实化为因地制宜的具体实践。具体来说,主要有9个方面经验:
(1)党委政府高位推动、敢为人先。三明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医改,旗帜鲜明地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改革,明确医疗、医保、医药等职能部门由一位市政府负责同志统一分管,成立深化医药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建立高效有力的医改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全市“一棋”齐步走”。在改革过程中,三明坚持事不避难,勇于改革创新,敢于较真碰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探索。
(2)建立高效的医改决策和执行机制。市委市政府对医改方向、原则进行定向把关,充分信任、充分支持、充分授权医改领导小组和医改团队,赋予决策和执行职能。医改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直面具体问题,毫不犹豫去攻坚克难,逐个环节去细化论证,逐项政策去研究制定。各职能部门充分沟通协商,全程参与、全力以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出最大改革合力。
(3)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注重医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始终坚持“三医”改革政策同步设计,坚持“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基本路径,先是通过挤压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推动药品耗材“量价”齐降,把握好调价的“窗口期”,同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并与医保报销政策相衔接,形成“三医”联动综合政策效应,促进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
(4)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重点学科发展等六项投入政策,承担公立医院历史合规债务,对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实行年薪制,年薪由同级财政根据考核结果全额承担,使公立医院公益性得以发挥,“轻装上阵”服务群众。
(5)推动医改不断进取循环迭代升级。从 2012年率先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治理虚高药价、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 2013 年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启动薪酬制度改革,再到2016年以来组建总医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全民健康促进机制,始终持续用力,扩展延伸,且动态调整,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6)发挥价格和支付方式杠杆作用。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医保控费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医院降本增效的内生动力,让医疗机构成为全民健康的主动管理者,促进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与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同向而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少得病、晚得病、少得大病。同时,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DRG)收付费,群众住院看病“同病、同治、同质、同价”,推动医院收入模式和行为转变,有效减轻病人负担,
(7)改革完善人事薪酬和编制制度。打破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收入挂钩的分配模式,合理增加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探索实施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全员岗位年薪制,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促进医务人员更加关注医疗服务质量和健康管理结果,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岗位职责和技术劳动价值。同时,打破公益一类、二类编制管理使用界限,优化医疗机构职称结构,打通医务人员双向流动的“最后一公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8)实施全民健康管理。始终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作为深化医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县乡村三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组建总医院,对全市医疗卫生体系进行系统重构形成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共同体,促进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并以此为基础,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培养健康管理医师和疾病管理师,构建“院前健康管理、院中诊断治疗、院后疾病管理”的全过程医疗服务新模式。
(9)培养一支有情怀、敢担当、善作为的医改团队:围绕改革重点任务,从政府办、卫健、医保、编制、财政:市场监管、人社、审计、公立医院等单位遴选精干力量,投身三明医改。同时,强化激励约束,建立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机制。根据改革进程以及人员流转情况,持续做好医改团队人员的传帮带和补充工作,通过改革实践历练干部、成长干部,打造一支相对稳定、敢于碰硬、敢于破难的医改“尖兵”。
为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医改、谋划医改和推进医改的良好氛围,三明市主要采取四个方面措施:
(1)加强干部队伍的医改学习和培训。三明市委多次组织以学医改、懂医改为主题的中心组学习,并依托市委党校对各类干部进行医改轮训。每逢换届或领导干部较大批次新老更替时,就专门组织对新任干部进行医改培训,并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进行强化,考试不合格的不得分管医改。同时,要求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每年到市医改领导小组述职。三明市历任党政主要领导一直保持着下基层必问医改的作风,推动组建一支懂医改、会改革的干部队伍督促层层宣传发动群众。
(2)做好医务人员宣传教育工作。三明市对公立医院每出台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无一例外均提前对医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他们对改革知晓率和认同度,要求医务人员做到既是治病者又是宣传员,正确引导群众了解和支持改革。比如结合院长年薪制年终考核期间,要求市医改团队成员到每个医院开展医改宣讲;举办分管副县长、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和医改宣讲员宣讲比赛,不断在医院内外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这些重大改革因为有充分的舆论宣传,得到了群众支持,从而得以顺利推进。
(3)树立竞先争优的干事创业环境。2019年9月,三明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奖励全市医改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明委〔2019】36号);2021年10月,三明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对“十三五”期间医改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的决定》(明委〔2021】114号)文件,对在医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记功嘉奖,并作为职级晋升、提拔任用重要参考指标,营造人人争当医改先进的良好改革环境。
(4)充分发挥各类活动的宣传引导作用。三明市充分利用护士节、医师节等节假日,举行宣传慰问活动,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更大支持合力。三明市以被国家授予全国深化医改培训基地为依托,举办并承办医改培训班,大批量培训全国各地各类人员,进一步提高三明医改的影响力。同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中央部委和福建省支持下,三明医改在各类媒介渠道大力宣传,提高了三明医改的知晓率和认同度。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