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三明市如何评价自身医改取得的成效?
答
三明市于 2012年启动了实质性改革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以较少的卫生资源,实现了较高的健康效益,走出了一条符合三明市实际的医改之路,得到了各级各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多次受到国务院的表彰激励,被授予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高。2020~2023年,三明市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均居福建省前列,其中2023年出院患者、职工满意度均位居全省第一。
(1)从人民健康水平来看,2023年三明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0.19 岁,比2010年提高了 4.89 岁,高于全国78.6岁和福建省 79.1岁的平均水平。
(2)从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来看,城镇职工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从 2011 年的 72.26%提高到 2023 年的 76.09%城乡居民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例由46.25%提高到67.93%。
(3)从医务人员薪酬待遇保障来看,人员经费占医疗费用的比重由改革前 2011 年的 25.15%提高到 2023 年的47.85%,医生平均年薪由 5.65 万元增加到 19.56 万元。
(4)从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来看,在2014年三明市 22家县级以上医院财务首次实现全部正结余的基础上,医院财务运行平稳有序,累计医疗盈余10.53 亿元,公立医院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同时,三明市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日趋优化,全市公立医院“医、药、检”的收入结构,从改革前2011年的 18.4:60.1∶21.5 优化为 2023 年的 46.1∶29.824.1。
(5)从保障可持续来看。2012~2023年,虽然全市赡养比逐年下降,但在职工医保省级统筹调剂(2019年开始省级风险调剂)支持下,全市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保持盈余。
问
三明市如何发挥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作用?
答
2021年,原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授予三明市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以下简称“推广基地”),为进一步发挥推广基地作用,加快推广三明医改经验,重点从两个层面抓好推广工作
(1)国家层面。一是持续加强政策支持,国务院对三明市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原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均印发相关文件,从政策上明确支持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二是持续加强项目支持,财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持三明成功申报中央财政补助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第一批),推进作为推广基地的三明市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器械设备配备等,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是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开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化医改学术研讨会、高峰论坛等活动,不断提高推广基地影响力。
(2)三明层面。一是强化保障工作,三明市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改考察团接待工作的通知》,在接待原则、考察安排、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并依托三明市委党校、综合培训中心,为各地来明考察和举办医改培训班,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二是组建培训团队。根据各地培训需求,组建一支由 20 余名国家、省和三明市专家组成的授课团队。其中,市级现有师资27名,涉及政府行政部门,医院管理者等。三是丰富课程设置,采取理论授课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涵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三医联动”、医共体建设、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民健康保障体系构建等专项课程;编印《三明医改操作手册》《三明医改百问》等,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三明医改的主要做法供各地参阅:培育包括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院区、沙县区总医院等55个现场教学点。此外,规划建设三明改展览厅,讲好三明医改故事,提高医改培训实效。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