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39.三明市为什么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放在突出位置?
答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枢纽,是调整医疗服务供给方、支付方以及患者之间利益平衡的关键性杠杆,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放在突出位置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
(1)突出服务价值。由于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实行计划管理,导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力度小、速度慢,远低于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价值和收入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技术价值、知识价值和劳务价值。
(2)完善补偿机制。三明市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和实行零差率销售以及降低检查检验费用后,快速打破了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机制,同时,公立医院收入也因此减少,减少的合理收入亟须通过建立综合补偿机制,即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等途径解决。
(3)巩固改革成果。只有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到位,公立医院获得合理补偿,才能为薪酬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激励医务人员规范诊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如果不建立动态的调价机制,难免出现花样翻新的“以药补医’回潮,甚至“以检查化验补医”“以耗材补医”等情况,从而进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再次滞后的怪圈,使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难以巩固和持续。
问
40.三明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2012年三明市开始治理虚高药价,2013年开始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医疗服务价格与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相结合阶段。2013年2月,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全面取消药品(中药饮片、耗材)加成,由此减少的医院差价收入,按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补偿85%~87%、财政补偿10%、医院消化 3%~5%的比例进行补偿。在这一阶段,共调整4大类 80 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增9773.33 万元。
(2)医疗服务价格与完善药品采购供应机制、挤压药价虚高水分相结合阶段。三明市通过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堵住药品浪费,降低检查费等,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弥补到位的方式,适当增加医生的劳务性收入。2015年分3次进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共调整3165个项目价格,调增超过1.36亿元。增设药事服务费,合理体现药学技术劳务价值,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3)医疗服务价格与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相结合阶段。2019~2020年的价格调整中,重点支持儿科、妇产科、康复、护理等临床薄弱学科建设发展,共调整 4652 个项目价格,调增2353.54万元2021~2023年,在总量基本持平的基础上,通过3次结构性调整,降低大型检查设备的检查项目价格,调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治疗及手术项目价格,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