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对《乌海市“一刻钟健康医疗圈”建设工作推进方案》的政策解读 | ||||||||
索 引 号: | 111503003531110484/2022-02815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 | 信息分类: | 政策解读 | |||||||
成文日期: | 2022-04-01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2-04-01 14:20:07 | 废止日期 | 公文时效: | 有效 |
一、文件出台背景及总体思路
为了贯彻落实乌海市市委、市政府《乌海市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方案》(乌党办发〔2022〕5号)中开展健康医疗圈的工作要求,建立高覆盖、高品质、全方位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满足社区居民日常小病看诊、取药等基础性门诊医疗服务的工作需求,结合我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实际制定了《乌海市“一刻钟健康医疗圈”建设工作推进方案》。
《乌海市“一刻钟健康医疗圈”建设工作推进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实的 “坚持一个遵循、贯彻一条主线、推进两大任务、实现‘三高’目标”的发展思路,以满足乌海市民更希望获得预防、治理、康复、护理等全方位需求为目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满足居民在家门口就医的服务需求,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
二、工作目标
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步骤要求,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导向,通过三年建设(2022-2024),建立高覆盖、高品质、全方位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满足社区居民日常小病看诊、取药等基础性门诊医疗服务需求。以社区为重点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家庭、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满足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2022年,各试点社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个以上,试点社区托育服务机构全覆盖。2024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个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优化医疗机构布局。
优化医疗机构规划布局,规范医疗资源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小区,要补充设置社区服务站,实现社区卫生服务100%覆盖全市居民,充分满足居民就近、及时、方便的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二)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极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为目标,做实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行动,推动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专家坐诊、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下沉基层,为圈内居民提供同质化、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重点提升基层包括门诊、急诊急救、住院、检查化验、康复等方面的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优化服务方式、开展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等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
(四)加快基层人才培养
依托区级医联体牵头单位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工作,以区级医院为依托,对外招聘临床、护理等高学历人才,人事关系挂靠在区级医院,人员安排试点圈内的基层机构,享受区级医院同级别医生待遇,确保人员“招的进来、留的住”。
(五)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引导更多的二、三级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队伍,激励退休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吸引优质的个体诊所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六)推进“智慧医疗”服务
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依托自治区“云诊室”应用系统建设我市“互联网”诊疗平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影像、心电等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七)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务模式
以建设“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社区办点、幼儿园延伸、家庭“邻托”等多样化的托育服务模式。
(八)提高健康生活意识
针对社区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方案,通过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咨询、发放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册、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等,进一步普及疾病防治、合理膳食、养生保健等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上一条:
下一条: